首頁 - 公司新聞- 內容詳情
2022-10-15 23:18:23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稀土行業發展歷經黃金十年。十年來,我國稀土行業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開發稀土原料高端應用,加快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稀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國稀土行業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為我國成為稀土原材料工業大國,形成較為完善的稀土產業和產品體系,有效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川省地質礦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地礦集團)以打造“高技術國內一流大型礦業集團”為愿景,以“稀土及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主力軍”為戰略定位,以四川及西部優勢戰略性礦產資源為主陣地,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銳意進取、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在稀土、鋰、鈹、鉀鹽、黃金等戰略性礦產取得的重大突破,具備的勘查研究技術實力得到行業普遍認可,在四川稀土開采領域鑄就重要地位。2012年至2021年,地礦集團稀土精礦產量由2000多噸增至約16000噸,年營業收入由0.13億元增至3.528億元,年利潤由0.12億元增至1.0225億元,企業資產由1.18億元增至3.37億元。
“精準投資”為集團發展“增底氣”
2003年6月起,原四川省地礦局將109地質隊下屬的德昌縣多金屬礦試驗采選廠(簡稱采選廠)、冕寧昌蘭稀土公司、冕寧縣稀土開發公司、樂山明宗稀土冶煉有限公司、四川金江稀土金屬有限公司等稀土類企業劃入四川省地質礦產公司(地礦集團前身)。由此,稀土產業發展納入地礦集團整體發展規劃,成為地礦集團礦業經濟發展版圖上的重要產業。
2004年,地礦集團看準樂山盛和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樂山盛和)的發展前景,提出投資意向,并于當年11月成功參股樂山盛和(持股10%),開始了樂山盛和股東的實質性資本合作。2010年起,樂山盛和開始股份制改革,2012年12月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0392),后更名為盛和資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盛和資源),地礦集團擁有盛和資源5.84%股份。10年來,經過定向增發等調整,地礦集團現持有盛和資源5523.20萬股,占流通股比為3.15%,為盛和資源第五大股東。地礦集團對樂山盛和的戰略投資,使國有資產增值上千倍(一百多萬增至十個億),進一步拓寬了企業投融資渠道,更顯著增強了公司在四川稀土行業的重要影響和地位,為地礦集團稀土產業發展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進軍資本市場的同時,地礦集團著力打造實體經濟,將經營重心放到德昌縣多金屬礦試驗采選廠(簡稱采選廠)的發展上。通過引進合作伙伴,加大資金投入,開展技術升級,公司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采選廠從最初成立時僅50萬元人民幣實收資本、規模小、選礦技術落后、礦山基礎設施薄弱、設備老化陳舊且長期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的集體所有制廠礦發展為今天注冊資本金8000萬元,擁有大型稀土礦山和領先水平的細粒級難選冶稀土選礦技術的現代化礦業企業——四川和地礦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和地礦業)。
2014年,在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整合四川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時,地礦集團戰略入股中?。ㄋ拇ǎ┫⊥劣邢薰?,由和地礦業直接持有中?。ㄋ拇ǎ┫⊥劣邢薰?0%股權,成為該公司的第三大股東,并通過這個平臺,每年從工信部、自然資源部門獲得稀土開采指標(配額)保持在9000-10000噸,占四川全省控制指標的20%—21%,占全國控制指標的5.5%—6.5%,在四川現有7宗采礦權中位列第二。
目前,和地礦業已成為四川省唯一一家擁有稀土準入資格、稀土采礦權的省屬國有企業。
“科技創新”為選礦工藝“提產量”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赴江西贛州調研稀土相關產業發展情況,并就我國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強調,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才能生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戰略基點,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不可再生資源。要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不斷提高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強項目環境保護,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和地礦業作為稀土產業鏈上游—稀土采選領域,選礦工藝一直堅持創新引領。2012年前礦山基地一直采用的重選工藝,大陸槽稀土礦石稀土礦物粒度細小、嵌布復雜,屬難選礦石,加之礦山基礎設施不配套、設備老化陳舊,導致生產效益極差。為能提高生產經營,2012年委托四川省地礦局成都綜合巖礦測試中心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進行選礦工藝技術攻關,稀土選礦回收率從30%顯著提高至65%,選礦工藝獲得突破,資源利用率獲得顯著提升。
隨后幾年來,和地礦業圍繞“降本增效”,繼續在工藝上尋求創新和改進,成功的自制出全自動介質盒清洗機、解決了浮選濃度低而影響金屬浮選回收問題、降低了斜板濃密機運行負荷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成果,真正做到了降本增效。
大陸槽稀土礦中伴生有鉛、重晶石、天青石、螢石等多種有用有益組分,資源規模均達大型-超大型,且尚未實現綜合利用。目前,地礦集團正聯合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四川省稀土創新中心,通過企業自籌資金+申請科技部、省科技廳重大專項科研經費支持的方式開展聯合技術攻關,預計將在2024年-2025年建成投產,將會為企業新增營業收入約1.5-1.8億元/年。
“攻深找盲”為新材料產業“保資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稀土新材料在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快速增長,稀土產品在電動汽車、綠色照明、液晶顯示、風力發電等領域的需求進一步擴大,稀土永磁產品消費量持續增長,在國內市場的消費份額不斷擴大。為確保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多年來,地礦集團致力于科研工作,專注于稀土、鋰、鈹、鉀鹽等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勘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積淀了行業內的技術優勢。
2015年至2021年,地礦集團相繼承擔、完成了“四川雜鹵石型鉀鹽礦產資源調查”“四川盆地雜鹵石鉀鹽成礦與賦存條件研究”“四川盆地雜鹵石型鉀鹽綜合找礦技術方法研究”“攀西稀有稀土成礦遠景區稀有金屬成礦遠景區綜合調查評價”“川西九龍地區稀有金屬成礦規律研究及找礦靶區篩選優選”等多個重大科研項目,組建了一支優秀的創新型科研團隊,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公司科技工作者參與的中國大型鋰礦成礦機制研究及找礦突破分別榮獲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科技進展”及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十大進展”,承擔的“九龍-三岔河、攀西成礦遠景區稀有金屬礦產專項調查”項目,發現具有極大勘查價值的較大規模稀土礦體,找礦成果刊載于2021年自然資源部《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1》。
2012年至2019年中國地質調查局礦產資源所先后啟動“我國三稀金屬資源戰略調查”、“川西甲基卡大型鋰礦資源基地綜合調查評價”等項目,地礦集團作為主要參與者,在四川甲基卡礦田發現以新3號脈為代表的新的鋰礦資源,新增氧化鋰資源量超80多萬噸,在九龍地區的鈹礦資源找礦獲得突破進展。
目前,地礦集團正積極對接2023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項目,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著力提升集團戰略性資源找礦工作水平和科研能力,爭當戰略性礦產資源找礦突破“排頭兵”,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地質科研單位作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快成果轉化作出新貢獻。
2022年,地礦集團在四川資源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秉承“立主業、強稀土、保平穩”工作理念,緊緊圍繞年初集團下達的經營目標任務,穩步開展工作。上半年,地礦集團已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同比增長41%;利潤總額0.93 億元,同比增長 210%;資產總額 4.62 億元,同比增長 35 %發展勢頭良好。第四季度,地礦集團將嚴格落實四川資源黨委“決戰一百天”的安排部署,全力以赴抓好生產經營、做好疫情防控,維護職工隊伍穩定,保質保量完成四川資源下達的經營目標任務,確保公司經濟穩健發展,為省地勘單位改革和四川資源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十年發展、十年奮進,回顧地礦集團稀土產業發展之路,足跡清晰,步伐堅定。未來,地礦集團將繼續當好稀土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排頭兵”,努力發展成為“以稀土資源獲取、勘查、采選冶以及稀土產業投資縱向一體化發展”的四川稀土產業龍頭企業,為“做大做強四川稀土產業”貢獻力量!
素材來源:李琪、夏小洪、印仁勇、王偉
四川省地質礦產(集團)有限公司
成都市青羊區鼓樓北二街24號
028-66624989
DK_DZKCGS@163.com
Copyright 2010-2012 By 四川省地質礦產(集團)有限公司 蜀ICP備19000828號-1 網站設計:賽門仕博
一、受理范圍
1、受理對黨組織、黨員和監察對象違反黨紀政紀行為的檢舉控告;
2、依法應由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的黨組織、黨員和監察對象不服黨紀政紀處分和其他處理的申訴;
3、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建議。
二、注意事項
1、舉報人對舉報事實的真實性負責。對于借舉報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的,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2、根據“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原則,請您按照被舉報人屬地和級別,選擇相應的單位網站進行舉報。
3、提倡實名舉報(請填寫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或工作單位以及準確聯系方式等內容)。